512周年祭 中国科学院科技出版救灾纪实文集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发布日期:2009-05-12 查看: 人民网科技5月12日电 汶川特大地震以罕见的人间惨烈震骇天下的同时,此次抗震救灾也以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令世界叹服。在这场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国科学院人以自己的顽强拼搏精神和智慧,践行了科技国家队的使命,以科学的力量支撑灾区人民的希望。值此“5.12”汶川大地震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院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编写、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汶川大地震与科技救灾——中国科学院“创新为民科技救灾行动”纪实》一书,再现了中科院人在“5.12”抗震救灾斗争中的真实足迹。
该书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路甬祥于2008年6月3日在成都慰问暨创新为民科技救灾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代序。路甬祥在讲话中高度赞扬在全国抗震救灾伟大斗争中,“包括成都分院在内的中科院各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坚持创新为民,科技救灾,反应迅速,主动请战,部署得当,通力合作,许多研究所主要领导都亲临一线指挥协调,充分发挥科研力量综合优势,投身科技救灾、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体现了爱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奋勇拼搏的顽强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路甬祥指出:“有效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人类虽然还不能完全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人类有能力通过科技创新与通力合作,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提升预警、防灾减灾、救助和恢复重建的能力。我们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艰苦的使命与责任,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该书编委会主任、中科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白春礼在 “前言”中对中科院“创新为民科技救灾行动”进行了全面回顾,并表示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中国科学院要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中国工程院在第九次院士大会上关于加强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和号召,为我国的减灾防灾提供科学认知和技术支撑,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创新贡献”。
《汶川大地震与科技救灾》全书约45万字,分上下两篇。上篇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真实地记录中国科学院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令,组织全员科技力量实施遥感应急监测与灾情评估、宽带无线应急通讯、应对次生山地灾害、灾区心理援助、灾后重建等专项科技行动的内容和效果,并从政府表彰、媒体报道、社会用户反馈等各个侧面,展示了中科院科技救灾的组织领导者和广大科技人员一线拼搏的风采;下篇分专家论坛、学术研讨会和专家访谈三部分,收录了数十篇有关汶川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形成机理、救灾技术、防灾对策的代表性论文,较系统地反映了中科院专家学者对汶川大地震进行的科学思考。
承担该书编辑组织工作的中科院成都分院,在中科院办公厅大力支持下,与科学出版社和全院数十个相关单位、部门紧密合作投入紧张的编撰工作。此书的不少编辑、撰稿人曾是灾区一线科技救灾的组织者、专家志愿队的成员和媒体记者,他们以行动又一次践行了抗震救灾精神,以特殊的劳动成果祭奠地震遇难的同胞,回报党和人民对科学院人的信任与期盼。同时,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技术中心联合组织有关专家特别编辑制作的《汶川大地震与科技救灾网络科普专题》于5月12日在“中国科普博览”网站正式发布。
该网络科普专题,通过回顾汶川大地震时,中科院人在应急通讯、应对地震次生灾害、灾区心理援助、灾区遥感观测、治理堰塞湖、灾后重建等多方面的救灾实例,展示科学技术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原理、重要作用和应用效果,并引出一系列的科学思考和讨论,以期对未来的科技救灾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该网络科普专题,还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全面介绍了堰塞湖、泥石流、山崩等地震次生灾害及其防治方法,并提供地震相关知识和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对帮助人们认识地震,指导人们在地震中逃生很有帮助。公众还可以在“科学思考与讨论”栏目中,通过留言和评论的方式与专家在线互动。该网络科普专题的开通,不仅生动地弘扬了“5.12”抗震救灾精神,也为更加有效地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建立了一个探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