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课题“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取得重大成果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动态 > 科技信息 >

863课题“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取得重大成果

来源:科技部 发布日期:2011-02-16 查看:
 

       产量提高速度慢、品种抗病性频繁丧失、新技术应用慢已成为制约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因素。863课题“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分子与细胞品种创制”以品质和抗病为主,兼顾高产和养分高效利用,开发经济实用的分子标记,优化完善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技术,利用分子标记聚合目标基因,目标是建立小麦分子育种和细胞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带动全国小麦育种水平的普遍提高。通过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促进小麦产业升级换代。
       育成高产优质抗病广适性小麦新品种45个,累计推广8012万亩,济麦22号实现了高产、抗病与广适性的良好结合,是小麦育种的重大突破,30多次实打亩产超过700公斤,2009年创造了亩产789.9公斤的全国冬麦高产记录,该品种分别通过山东、江苏、安徽、天津和国家黄淮北片品种审定,2010年夏收2200万亩,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小麦品种。中麦175实现了高产、优质、多抗与广适性的良好结合,分别通过北京、山西、河北和国家北部冬麦区的品种审定,2008年创造了北部冬麦区高产记录,已成为北部冬麦区的主栽品种和区试对照品种。采用常规分析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创建了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包括磨粉品质评价、加工品质间接评价和四种主要食品实验室评价与选种指标三部分; 建立了小麦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定位了与品质、抗病性和产量性状相关的QTL139个,发掘并验证了可用于育种的基因标记40个,发现并命名8个位点的57个新等位基因,发表SCI论文65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8项,申请专利14项,培养研究生67人。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于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20号于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节水高产新品种石家庄8于2008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004于2008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带动主产麦区实现了一次品种更换,推动了民族种业的发展和壮大,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创立的品质评价体系已在全国30多家主要育种单位、面粉公司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小麦品质改良的发展。发掘并验证的可用于育种的基因标记对小麦品质研究和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累计推广8012万亩,按亩增产25公斤计,获社会经济效益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