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企创新绩效 全国名列前茅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1-04-12 查看:广东昨日为获得201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260项优秀科技成果颁奖,同时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笔者了解到,昨日奖励的260项省科技奖获奖成果,是从580项推荐项目中择优选出的。从治疗肿瘤、肾病,到培育出新品种的猪和鸡,以及研发地铁和高速公路的安全和通信系统,这些获奖项目中有近六成是服务民生。成果中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项目也占了近六成,包括从生产航天员的专用手表到开发废纸浆脱墨的技术。以上成果特点反映了我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几个鲜明特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
自2008年以来,我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二,其中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指标一直名列前茅。这次获奖项目中,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项目共154项,占获奖项目的59%。这显示出,我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有力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据了解,这些获奖项目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制药等技术领域,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达166.6亿元。获奖企业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53项。例如,由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独立完成的《巨型工程车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一等奖项目,新的技术工艺减轻模具35%的重量,开模重量降低了60%,节省了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该项目打破国外长期的技术和装备的垄断和封锁,并向国外批量出口巨胎,累计新增利润7164万元,新增税收7728万元,节支1396万元,创收外汇1566万美元。
“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1%,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冲上3万亿元。这次以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108项获奖成果中,由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的占57%,促进了高端电子信息、LED、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取得的成果。例如,由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四元杂交的种猪新品系选育与产业化应用》一等奖项目,培育出四个种猪专门化品系,获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肉猪新产品获广东省名牌产品,近三年累计新增利润7.3亿元,节支2亿元。
科技人才年轻化趋势明显
“十一五”期间,我省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现重大突破,跻身国内第一梯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屡创佳绩,优秀青年科学家迅速成长。260项获奖成果共获得专利授权64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38项;共发表论文5505篇,其中,被SCI、EI收录1393篇。如由中山大学和香港大学合作完成的《地理模拟系统与规划决策支持研究》一等奖项目,原创性地建立了有关的理论、方法和软件系统,提高了城市和区域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已经发表论文227篇,其中被SCI和SSCI分别收录34篇和22篇。另外,本年度获奖项目中,第一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7岁,一等奖项目中第一完成人年龄最小的为37岁。如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智能移动分组核心网》一等奖项目,研究团队平均年龄为35岁。该项目应用于多个国家的通讯系统中,近3年累计实现新增利润6.1亿元人民币,新增税收9163万元人民币,创收外汇1.66亿美元。
“十一五”期间,广东科技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关心百姓需求,在食品与水源安全、社会安全与防灾减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医药健康等领域进行科技攻关。这次获奖项目中,属于农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和社会公共安全类项目占获奖总数的58%。例如,由南方医科大学完成的《结直肠癌早诊早治及血管生成、凋亡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一等奖项目,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系统的内镜—病理诊断方法,首次开展社区结直肠癌的筛查工作,建立高危人群队列并进行追踪随访。该成果已在省内外数十家医院推广使用,有效提高早期结直肠病变的检出率和内镜下微创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