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本土创新是当代国际竞争的通例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动态 > 科技信息 >

保护本土创新是当代国际竞争的通例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1-07-13 查看:
 

    在提高本土自主创新能力上,采用政府采购工具和鼓励本国产品的消费政策是一个通行的、有效的惯例。韩国、日本等国在实现追赶的进程中,都把政府采购本国产品作为重要手段,即便是美国也有采购美国货的政策导向。为什么一个发展中国家提出鼓励采购本国产品就要被人“说三道四”呢?

    这不难理解。有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政府采购总额超过7000亿元,约占全国GDP的2%。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自然引人关注。但美国的指责和施压却令人费解。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政策首创者并非中国,而是对我国大加指责的欧美国家;如今政府采购本国产品也并非中国独有的政策,而是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全世界的通行法则。

    在实施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政策的国家中,对本国产品最青睐的,正是对中国指责声最大的美国。早在1933年,美国就通过了名为《购买美国产品法》的法案,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并沿用至今,其初衷便是“扶持和保护美国工业、美国工人和美国投资资本”。为了这一目标,法案规定最终产品中美国零部件含量不少于50%者才可被认定为“美国产品”,而除非出现美国生产的数量不足或者国内价格过高等情况,联邦政府在进行物资采购和公共建设项目时,必须购买美国产品。如今在种种政策的保护下,美国联邦政府2005年的政府采购中仅有6%被非美国企业获得。

    虽然并非《政府采购协定》成员国,没有义务向其他国家开放政府采购市场,但中国在政府采购方面对外国企业的开放度却远胜欧美国家。中国政府不仅一再强调对中国企业和在华投资企业一视同仁,承诺在创新产品认定、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等问题上平等对待,而且在2010年对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条件进行大幅调整,给予外国企业更多的参与中国政府采购的机会。

    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对外国合作者给予了最热情最大限度的优惠和支持,市场的开放程度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是有目共睹的。在中国受益的同时,跨国公司从中国市场的受益何其之大!难道一旦我们要开始强调自己的市场、支持自己的产品就要受到质疑?

    可以说,在政府采购方面,中国只是欧美国家的“徒弟”。如今,西方“师傅”在自家以政府采购确保本国企业发展,却对东方“徒弟”大加指责。

    这种行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更为明显。为缓解本国经济压力,美国政府一面指责他国设立贸易壁垒,意在为美国产品出口扫清一切障碍;一面为本国产品高筑保护墙,实施“购买国货计划”。其表里不一程度,足可用“两面派”来形容。

    这种“两面派”的态度,同样存在于美国对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的反应中。2010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启动对中国新能源政策的301条款调查,并随后向WTO起诉我国对风能设备制造进行补贴。与政府采购本国产品一样,通过税收激励和补贴等方式培育新兴产业市场是国际通行的做法。而美国再次在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方面奉行了双重标准。在发起调查和提起诉讼的同时,美国在本国实施对新能源研发给予最高20%退税等一系列25项激励政策。而且,中国的支持政策基本没有对支持对象企业所属地域做出规定,美国政策则主要面向本土企业,或者要求产品必须在美国生产或应用。在政府补贴方面,美国政府对新能源领域的补贴总金额近900亿美元,仅是去年1至9月对新能源企业的现金补贴就达46亿美元。

    美国一直是自由市场经济最为坚定的奉行者之一,在外交中始终要求其他国家对本国和外国企业一视同仁,并把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市场。但实际上,美国政府不仅制定了大量有利于本国企业的政策,而且通过种种产业政策介入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对外强调公平贸易原则,对内行贸易保护之实。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两面派”之举值得警惕,其背后的目的更值得深究。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中美双方展开了大量合作的新能源领域。在这个发展潜力、经济利益巨大的领域,美国当然会以强有力的手段保证本国的竞争优势。但得益于市场需求、工业体系、创新成本和技术跟进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01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以年产量8千兆瓦占据光伏电池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居世界首位;截至201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40千兆瓦,同样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产业快速发展引起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巨大恐慌。去年11月29日,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在公开演说中,将当前美国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当年与前苏联激烈竞争的“人造卫星时刻”相提并论。而早在2007年,德国执政党就对中国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忧心忡忡,并明确将中国定位为德国的“竞争对手”。从这些声色俱厉的言辞中,不难判断当前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已从技术与市场层面,上升到国家利益层面。中国凭借自身努力在新能源乃至其他诸多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却在这场利益之争中成为众矢之的。

    1994年和1996年,美国曾先后发布了《科学与国家利益》和《技术与国家利益》两篇报告,明确指出:“科学——既是无尽的前沿也是无尽的资源——是国家利益中的一种关键性投资”,“增进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是美国科学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对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至关重要”。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引领世界经济,是因为我们引领了世界创新。今天的竞争更加激烈,挑战也更加严峻,这就是为什么创新比以往更为重要。事实上,各国以各种手段促进本国创新,无非都是为了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抢占世界竞争中的主动地位。西方国家以技术优势保持自身的发展优势,我国靠自身努力争取技术独立,都体现了当代竞争的基本要求。

    当中国追赶世界先进的步伐越来越快时,引起了领先者的恐慌,这从反面证明了我国自主创新道路选择的正确性。因此,面对国际上旨在改变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纷繁变幻的发难,我们必须坚定,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自主创新道路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