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引领东莞转型升级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动态 > 科技信息 >

松山湖引领东莞转型升级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1-08-22 查看:
 

    72平方公里的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酝酿着一个又一个企业家的传奇,在那里,时刻都在上演着惊喜。它年轻,又富有朝气;它身处湖光山色之中,又蕴含着丰富的科技人文精神。

    2001年,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正式成立,去年10月份正式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升格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样看来,松山湖今年也不过刚满10周岁。

    正是这般年轻的松山湖,已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

    据初步统计,这10年间,松山湖从考察的8000多个项目中选择了500多个项目入驻,近两年就有4000多家企业要求入园,但真正最后能落户的不足5%。择商选资抬高了松山湖的准入门槛——华为、宇龙通讯、生益科技、易事特、新能源、漫步者等企业成为松山湖高科技先进制造业项目的典型代表。

    经过这10年间的努力,松山湖高新区已发展成为东莞人才向往之地和人才聚集之地。目前,松山湖有2名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7个团队入选广东省认定的引进创新国际科研团队,并拥有博士约1000人,硕士超过3000人,研发人员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超过15%。

    经过这10年间的努力,松山湖成了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人才的聚集洼地,松山湖正在着手于“十二五”的紧张建设,正在历史上最好的时刻拼搏发展。

    沿着松山湖绿道,留学人员创业园、台湾高科技园、IT产品研发园、创新科技园、生物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工业大厦等鳞次栉比

    松山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一流的园区环境所营造出的外表之秀,更在于它由内向外扩散的强大吸引力。这样的魅力,引得企业家们纷至沓来,在这里实现企业梦想。

    国内UPS电源行业龙头企业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思模说:“在松山湖的这5年,比我们企业过去15年发展总和的3倍还要多。”

    何思模此言不虚。从入驻松山湖以来,易事特已经实现了年均增长30%以上的佳绩。不仅是“神舟号”系列飞船、“嫦娥号”探月卫星的指定电源供应商,还承担着几十项国家、省、市级的科研项目。

    何思模是松山湖最早的一批创业者。在他看来,“松山湖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区和示范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东莞的亮点和名片。”

    和何思模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悉尼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王耀辉,他放弃了百万年薪,回到故乡东莞创业,目前已经在松山湖投资约1亿元建设了企业总部;美国内不拉斯加州大学博士谭文在松山湖创办凯法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致力于新药研究及开发工作,公司成功仿制开发15种新药,其中6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功转让给国内知名制药厂。

    2009年,从海外归来的南方医科大学国际代谢病中心主任惠宏襄博士率领的代谢病研究团队与松山湖签订了两项协议,并在松山湖成立了东莞南方医大代谢医学研发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实验室,将潜心研发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代谢病的药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松山湖的企业家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心声:来松山湖是来对地方了!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沃土上,新型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齐头并进;和岭南的奇花异草相伴的,是闻名遐迩的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行业龙头企业、十大公共创新平台,共同唱响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主旋律。

    沿着松山湖绿道,留学人员创业园、台湾高科技园、IT产品研发园、创新科技园、生物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工业大厦等鳞次栉比,到处都有浓郁的创新创业和科技氛围。

    低碳模式科学发展

    2010年,松山湖工业企业每万元产值耗水不到8吨,远低于全国15吨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单位产值能耗为0.0354吨标准煤/万元,大大低于国家级高新区平均水平

    2002年,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注册成立,是一家集产销研为一体的高稳晶振和高频电源模块企业,2007年底搬来了松山湖。照常理说,广州的区位和人才优势应当更加明显,为什么偏偏要舍近求远?

    大普通信董事长陈宝华说:“我们的产品属于精密仪器,对研发生产环境要求较高,松山湖这里环境好,而且政府支持力度大。现在看来,我们当时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陈宝华的选择为何是正确的?事实是最好的证明。

    主营EPP(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生产的杰斯比塑料(东莞)有限公司名气不大,似乎难进公众视野。但去年,一线工人仅10人的杰斯比完成产值8680万元,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90%,杰斯比生产改进型材料EPP,广泛运用到包装材料、汽车、电子和玩具产业,而这一切都是依托3条节能环保的自动化生产线。

    当下,大普通信和杰斯比所在的北部高科技产业带已经成为了松山湖园区的产业核心地带,已经引进百余家世界知名企业,逐渐成为带动东莞未来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并已初步建成符合低碳经济模式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些企业的发展模式,代表了松山湖产业选择的方式——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高附加值,这是松山湖的未来。

    2010年,松山湖工业企业平均每度电产值超100元,远高于全国22元的平均水平;每万元产值耗水不到8吨,远低于全国15吨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单位产值能耗为0.0354吨标准煤/万元,大大低于国家级高新区平均水平。目前,松山湖园区绿化总面积已达1000万平方米,有效提高绿地系统对温室气体的吸收。

    得益于此的还有大名鼎鼎的东莞市漫步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已经从多媒体音箱的跟跑者变成了领跑者。松山湖的低碳模式为这家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10年,漫步者的工业总产值约为4.06亿元,税收约为1066万元。

    松山湖模式的每一步,都与“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密不可分。松山湖模式说明,只有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园区的高科技企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走向世界。

    高新企业和人才聚集高地

    华为一直是深圳高科技企业的一面旗帜,华为入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东莞的信心和底气。东莞正是通过对华为的全力支持,以增强类似高端企业进入东莞的信心

    2005年,华为公司在松山湖设立聚信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网络通信产品的生产、制造及华南配送基地。聚信公司一、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600亿—700亿元的生产能力,人均年生产能力将超越千万,松山湖基地可给华为实现2/3的产值,远超深圳部分。

    2010年,聚信公司产值约为103.6亿元,税收约为2.2亿元。近期,华为计划将部分采购、研发、中试和销售业务并入聚信公司,并有意将新能源板块研发业务迁入松山湖,主要包括通信电源、新能源、储能、智能管理等。新项目初步计划用地约1000亩,年产值预计为100亿美元。

    华为一直是深圳高科技企业的一面旗帜,华为入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东莞的信心和底气。东莞正是通过对华为的全力支持,以增强类似高端企业进入东莞的信心,加快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承接广州、深圳和港澳的信息科技产业辐射,顺利实施整个城市的产业调整转型及升级,实现东莞的华丽转身。

    上演着传奇的还有在松山湖落户的东莞上市企业生益科技。作为我国最大的覆铜板生产企业,生益科技是名副其实的“行业大佬”。今年以来,生益科技松山湖第二车间实现13亿元产值。

    生益科技主导产品已获得西门子、摩托罗拉、索尼、诺基亚、三星、华为等企业的认证,形成了较大的竞争优势,产品远销美国、欧盟、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松山湖在电子通讯、生物技术、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正作为东莞制造业的引擎,全面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与速度。

    研发平台加速东莞转型升级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根据企业需求,自主研发高性能数控毛纺织机,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了东莞毛纺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东莞大朗镇在全球毛纺织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大朗纺织企业对全自动数控毛纺编织机的进口依赖无形中增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根据企业需求,自主研发高性能数控毛纺织机,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了东莞毛纺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去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北京馆中,北京馆大屏幕上的图形在数分钟内自动变为天坛、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多种造型,这一技术吸引了来北京馆参观的游客,同时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让北京馆惊艳“变脸”的设计者和技术提供方,就是工研院。

    该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国军教授说,“十一五”期间,院科研团队先后实施了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IC重大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10多项项目。并针对广东省建材、家具、电子制造、模具、毛纺、能源等行业的重大需求,自主研发了十多类行业关键装备。

    工研院在来到松山湖的短短4年间,已利用自身技术参股和控股7家实体企业,在数控装备、物联网研究等领域,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去年底还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该奖是我国当前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而设立的唯一奖项。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云计算”平台,也站到了全球信息技术最前沿。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松山湖已经构建一个支撑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创新的低成本试验和运营环境,提供高端的互联网业务共性支撑服务。园区企业不用动辄支付数百万美元的IT设备费用,就能分享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

    事实上,为继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松山湖已与省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建成十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并引进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50多家,创建了2个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博士后工作站,90%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总体比例超过5%。

    “十二五”期间,松山湖将以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积极引进、培育技术服务平台和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尽快将松山湖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