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发力 广东科技结硕果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3-06-26 查看:“我觉得广东抓科技的思路是正确的。我们通过开放合作引进科技成果、科研单位和人才为我所用的办法,是符合广东实际的。客观来讲,在上述方面,广东跟北京、上海相比不占优势,所以我们提出大科技、大开放、大合作,否则没有今天的局面。”近日,省委书记胡春华视察省科技厅,对广东科技创新的思路、做法和成效大加赞赏。他还特别强调,在基层调研时,听得最多的都是省院合作、市院合作、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以及跟国外和国内的合作,这非常符合我们的实际。
得到胡春华书记充分肯定的,是指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的“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8年来,“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共吸引全国312所高校、332个科研机构的2.5万多名专家、教授来粤与近2万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此基础上,广东的“大科技、大开放、大合作”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二,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创新的经济绩效、企业创新能力等指标领先全国。2012年,广东技术自给率进一步提升到68%,接近创新型国家水平(70%)。
●广东科技呈现“凤凰齐舞”新景象
正如胡春华书记所言,在科研成果、人才方面,广东跟北京、上海相比不占优势。特别是面对全国万马奔腾的新局面,广东要再现几十年前“孔雀东南飞”的盛景,必须走创新之路。
“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就是广东近年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一大举措,它采取点线面相结合,通过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实施产学研结合重大专项等方式,实现聚资源、引人才、快见效。号角吹起,全国数以百计的院校有组织、有计划地汇聚岭南,令广东科技创新呈现“凤凰齐舞”的新景象。
8年光阴,“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向广东集聚,成为广东科技创新的“明星名片”。
产学研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大大加速了国家级科研机构的优质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向广东集聚,提升了部属重点建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产学研合作实施的省市重大专项,有效解决了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累计实现产值超过1.2万亿元,获得专利2.8万多件,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9.1万人。
通过产学研合作实施专业镇“一镇一策”和“一校(院)一镇”的方式,促进了专业镇转型升级。2012年,全省342个专业镇实现GDP总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省GDP比重的31.6%,对区域经济的平均经济贡献率达39.3%。
在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推动下,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广东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预计1250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25%,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1%,超过了国际公认的S创新曲线2%的临界点。2012年1—11月,我省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0614件,增长24.2%,数量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8163件,占全国半壁江山。“十一五”期间,全省共获得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21项。其中,2009年一年独得11项,相当于全省前11年所获项目的总和,全国排名从以前的10名之后,跃升至第3名,全省基本进入创新型地区行列。
●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老大难问题
过去人们常说,科技与经济是“两张皮”。因为单纯做研究、发表论文的“象牙塔”科研教学模式使得高校、科研院所的很多成果不能应用到社会经济实践中,成果转化率低下;而急需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发展的企业,却又对此认识不足,研发水平低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捉襟见肘、无所适从。
如何解决“两张皮”问题,广东一直在探索、在尝试、在突破。广东通过“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从源头,即科研技术、人才入手,让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既让高校院所科研成果找到用武之地和扶持资金,又让企业找到提高竞争力和赚大钱的“秘笈”,从而把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有效结合在一起。
如果说,“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是解决“两张皮”的主战场,那么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综合性创新平台建设等就是主战场上的制胜“武器”。据不完全统计,企业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后,开展了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已累计实现新增产值超过300多亿元,新增利税近50亿元;申请专利3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500多项;培养本科生7400多名,硕士生2300多名,博士生600多名;促进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5000多人,特派员助理超1万人。
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共建高水平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则是让引进的人才、科研技术在广东落地生根,长成叶茂根深的“创新大树”。胡春华十分肯定此做法,他说,我们做科技工作的时候始终把产业和科技结合在一起,这与省科技厅的引导有关。比如,同样的技术在其他省不行,广东引进以后就不单是一项技术,而是变成了一家企业,变成了产品,就发展起来了。
由东莞市政府、广东省科技厅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就是其中的典范。作为国家重点高校在地方设立的开放式创新平台,院士及众多国家级专家常来常往,从事研发及成果转化。同时,利用工研院的技术优势及专业判断力,引进、选择产业界的高科技成果或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孵化,在松山湖国家级高新区形成物联网、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该院近年来与企业合作,成立了7家高科技实体公司,还与松山湖管委会合作共建了4.3万平方米的“松山湖华科产业孵化园”。
●创新联盟破解“单打独斗”
目前,来自全国87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92个科研院所和977家广东企业组建了103个广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涉及到半导体照明、下一代通信、电动汽车、数字家庭、数字装备等重点领域。
为何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整合全国高校院所创新资源的过程中,广东发现,如何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是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广东创新思维,提出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把以往“单打独斗”的产学研合作思路转变为以“合纵连横”式的联盟作为产业发展的制胜优势。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导的技术攻关,突破了一大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重要标准。半导体照明工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攻克了158项关键技术、120项核心技术和275项共性技术,累计创造总产值206.3亿元、出口创汇83.2亿元,为广东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由广东耐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编制的《中国铸造耐磨材料产业技术路线图》是我国铸造行业的第一部技术路线图。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的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如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针对纺织、家具制造、模具等传统支柱产业及物联网、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了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现代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制造装备关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培养了大量人才,提高了东莞乃至广东省的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如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已成为广东开展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运转至今,10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累计攻克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1900余项;出口创汇总额高达800多亿美元,新增利税超过4100亿元;申请专利超过1.6万件,其中获得专利超过1.1万件;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1116项,合同经费超过41亿元;建立省部级以上各类平台170个,其中院士工作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30个;引进“千人计划”人才20人,为企业培养了4000多名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