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交会是经济第一大省 遇上科研第一大“富矿”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和“华南中心”将打造永不落幕的科交会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7-06-13 查看: 2000年之后,中国高校的科研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并在近年成为中国科研力量中的第一大队伍。9天后,中国高校科研成果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交易将在惠州进行。
6月22日—24日,由教育部、广东省政府指导,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经信委和惠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简称“科交会”)将在惠州举行。
首届中国科交会将有约300家高校参加,展示近万项高校成果,让高校和企业对接,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作为教育部负责高校成果转化等工作的直属机构,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相当于中国高校科技发展的管理中枢,同时也是此次科交会的主办单位之一。
中国高校目前产学研合作的水平如何?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与中国科研第一大力量高校的科技成果对接将会发生什么?近日,南方报业科交会全媒体报道小组带着这些问题,独家专访了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首届科交会组委会秘书长李志民。
“高校的专利申请,近年来每年以两位数增长,中国发在SCI上的论文超过80%来自高校,高校已经成为中国科研的第一大队伍”,李志民表示,首届中国科交会在惠州的举办是2000年以后,中国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交易。而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与中国科研第一大力量在惠州的相遇,李志民希望,这可以让广东在科技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也带好头,为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首届科交会为何选择在惠州举办?产业基础、区域优势、发展空间都有优势
南方日报:6月22日—24日,首届中国科交会将在广东惠州举办。为什么科交会选择了惠州这个城市?
李志民: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思想意识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科交会将带来大量先进的技术成果,而广东有很好的条件承接和转化。而且在2005年,教育部就和广东省签了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协议。基于这些因素,科交会选择在广东举办是很自然的。
为什么是广东的惠州?从展会的角度来看,广州和深圳都已经有了成熟的大型展会,广交会和高交会都很有名。但广深都是比较成熟的大都市,相比其他城市,创新创业企业在这里发展的成本更高。惠州的产业基础不错,毗邻广深,也有海港、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而且,惠州提供了更大的地理发展空间。
综合考虑产业基础、空间范围、区位优势、人员受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加上惠州市的积级争取,最终促成了首届中国科交会在惠州举办。
在改革开放之初,关于高校能不能搞科研还展开过大讨论,最后的结论是可以而且应该搞科研。大约2000年起,高校成果开始爆发式增长,也会在一些场合展示。而首届中国科交会有约300家高校参加,包括大部分的“985”、“211”高校和一些港澳高校,还有剑桥、牛津、康奈尔等10所国外高校,并带来近万项高校成果。可以说,如此大规模的高校成果集中展示,从改革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
南方日报:首届科交会为期3天,3天之后科交会如何发挥它的后续效应?
李志民:我们在筹划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怎样让科交会永不落幕。目前我们已有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和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作为有效的途径。
中国技术供需在线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具体承建,以网络为纽带、以线下服务体系为支撑,提供高校成果及企业技术需求发布,以方便供需双向交流,推动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华南中心”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惠州市政府共建的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负责教育部“蓝火计划”在惠州的具体实施工作。
不光是科交会上展出的成果,今后高校的成果都可以通过这两个平台对接技术供需信息,促成成果转化,非常方便。
此外,首届中国科交会我们不仅仅希望实现交易,还希望参展单位的科技成果能够互相启发思考。比如某个技术对一家企业可能没有直接的用处,但它可能启发企业在某个方面的改进和创新。我们希望科交会也可以促进更多企业和高校结成长期的联系和合作关系,而不是停留在一次展会上。
如何评价中国高校科研水平?“高校已成为中国科研第一大队伍”
南方日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校总体上的科研水平和产学研合作水平怎么样?
李志民:科研有个积累的过程,从1982年高校名正言顺地搞科研之后,到现在30多年了,高校的科研进步非常明显。因为高校和科研有天然的联系,国际交往比较多,学校可以进行跨学科研究,而且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在国家的几大科研队伍里面,高校已经成为第一大队伍。
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里面,高校的项目约占70%。从研究成果来看,在2000年以前的国家三大科技奖里面,高校获得的奖项约占自然科学奖的1/2、技术发明奖的1/3、科技进步奖的1/4。2000年以后,高校在这三大奖里面的比例都过半了。最近两年的比例更高,都超过了70%。即使只算第一完成单位,高校这两年在国家三大科技奖的比例也超过了50%。
高校的专利申请,近年来每年有两位数的增长。论文方面,高校占全国的70%以上,全国发在SCI上的论文超过80%来自高校。国际上在SCI发表的论文每8篇就有1篇产生自中国高校。从这些数据来看,高校的科研体量是很大的,是国家科研最大的“富矿”。
当然,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要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科研不是为了获奖,而是要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多高校也设立了成果转化或产学研合作平台,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仍需突破多种制约因素。
哪些因素制约中国高校科研转化?关心“发现”的多了点,关心“发明”的少了点
南方日报:在这些制约因素中,您认为最关键、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志民:最大的还是高校的观念和认识问题。现在我们评价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主要就是从教师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引用量、培养的学生水平等因素来考量。学校领导普遍认为,学术水平高就是高水平的大学。当然,教师评职称也与之挂钩。
这样一来,很多高校的研究停留在基础研究上。当然,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它是发现未知,是改造世界的大前提。但能够真正做到科学发现的,历史上少之又少。更多的研究应该在已有的基础、理论发现和技术水平之上,再做系统的集成的创新。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关心发现的多了点,而在工程领域的发明和创新偏少。
比如,最近大家比较关心的引力波。它是个重大发现,证明了相对论,增加了天文和物理学的研究。大胆设想,如果在它的基础上有重大发明和突破的时候,可能改变地球的运行轨道,气候、雨量和温度都可能加以调节。但现在离这一步还很遥远,对于当前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科学发现的领域应该交给一些顶级的科学家和团队。他们的成果对人类发展有巨大的潜在影响,但产生影响的时间跨度相对要久一些。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应该做一些技术上的创新和发明,直接改造世界。
南方日报:除了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制约,还有其他的制约吗?
李志民:还有管理制度的制约。其实,现在国家对科研政策放得很宽,但具体到管理部门还有些政策障碍,有的地方税收政策不合理。比如,某个科研成果作价200万元,按规定奖励主要人员50%的话,就是100万元。如果这一奖励落到人头上就要交20万元所得税。问题是,这项成果还没有变成真金白银,现钱都还没拿到,有的地方就要求交这笔税。现在很多人碰到这个问题。
另外,国有资产管理要层层批。在奖励资金和技术产权划分等方面,审批环节太多太复杂。比如高校科研人员有某项成果,它是依托高校研究的,研究经费和设备都是高校的,理论上是学校的成果,奖励到个人头上得层层批准,效率不高,这也是制约因素。
如何突破当前的瓶颈?国家已修法,高校要出细则
南方日报:面对这些制约因素,您认为应该怎样突破高校成果转化的瓶颈?
李志民:一是各地和科研单位要加紧制订成果转化的细则,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通过典型的成果转化案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高校成果转化的氛围。
其实国家从整体上已经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2015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从法律上规范了成果转化的途径、各方利益的调节原则等。随后,国务院出台了相应的法规,科技部和财政部也出台了指导意见。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从总体思路、重要任务到政策保障都有明确的表述,涉及到多项政策,起到为科研人员松绑的作用。
问题是,科研管理部门要出台细则,使高校的成果转化有可操作性。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和奖励的政策、预算调整、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学校怎么提成等细节。这都需要科研部门制订自己的细则,但有些科研单位和高校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管理上还是延续传统的做法。比如,科研人员出差参加国际会议在食宿和费用等方面的标准,如果高校没有出台,就只能参照国家的标准。这样一来,有些必要的经费可能没法报销,科研人员得自己掏钱。如果高校出台了细则规范这一块,就不存在问题了。
现在放宽了政策,如果各单位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细则,相信高校成果转化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南方日报:除了科研单位制订成果转化的细则,还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李志民:要有实际的案例起示范效应。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让大家真正看到提高了高校人才的质量,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而且得到了包括资金和股权激励等在内的各种实惠。
社会上为什么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有些看法,认为不对口,毕业生到了岗位上还要从头学?因为高校存在教学和社会有所脱节的现象。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阶段,如果能实地解决一些问题,那么毕业生的能力也强了,企业也觉得人才好用了。同时,也能让这些拿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得到实惠,这对周围的人是有影响的。
希望在科技转化过程中能够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尝到甜头,这样就会带动周围的人。现在有一些这样的现象,但高校里还不多。
经济第一大省和第一大科研队伍会碰撞出什么?希望广东引领科技支撑经济发展
南方日报:广东GDP长期排在全国第一位,是经济第一大省,刚才讲到高校又是中国科研的第一大队伍。这次将有约300家高校到广东惠州参加科交会,这两个“第一”的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来?
李志民:我一直认为经济要上三个台阶,一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就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二是调整生产关系,包括税收和国企改革,股市等;第三个台阶就是通过科技支撑经济发展。广东省作为国家第一经济大省,在解放生产力方面做得很好,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也在全国做了很好的示范。希望广东在科技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也带好头,为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这次科交会将带来一大批高校先进技术成果,如果其中的一部分能在广东落地,可以为广东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成果实现产业化,结果将是双赢。我们也想通过科交会这个平台,带动全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另外,从2009年起,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实施“蓝火计划”,推动高校成果转化行动,解决了一批企业的技术难题。今年,今年准备根据企业需求,组织300个博士到“蓝火计划”的实施城市。过去之后把问题带回来学校,再研究解决。
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蓝火计划”在惠州的具体实施工作,它可以提供成果展示的平台,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沟通渠道,有常驻的专业人员推动成果转化。同时,它可以联系5万多人的专家队伍和全国的高校,可从中找出最有可能提供帮助的资源,相当于技术供需双方的“媒人”,今后将成为华南地区促进高校成果转化的一大平台,会有不少成果到这里落地。
■观点
◎惠州的产业基础不错,毗邻广深,有海港、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而且,惠州有更大的地理等发展空间。综合考虑产业基础、空间范围、区位优势、人员受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加上惠州市的积级争取,最终促成了首届中国科交会在惠州举办。
◎高校的专利申请,近年来每年有两位数的增长。论文方面,高校的占全国的70%以上,全国发在SCI上的论文超过80%来自高校。国际上在SCI发表的论文每8篇就有1篇产生自中国高校。从这些数据来看,高校的科研体量是很大的,是国家科研最大的“富矿”。
◎能够真正做到科学发现的,历史上少之又少。所以,科学发现领域应该交给一些顶级的科学家和团队。高校更多的研究应该在已有的基础、理论发现和技术水平之上,再做系统的集成的创新。目前的中国高校关心发现的多了点,而在工程领域的发明和创新偏少。
◎有的地方税收政策不合理。比如,某个科研成果作价200万元,按规定奖励主要人员50%的话,就是100万元。如果这一奖励落到人头上就要交20万元所得税。问题是,这项成果还没有变成真金白银,现钱都还没拿到,有的地方就要求交这笔税。
◎希望在科技转化过程中能够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尝到甜头,这样就会带动周围的人。现在有一些这样的现象,但高校里还不多。
◎经济要上台阶,一是要解放生产力,二是调整生产关系,三是要通过科技支撑经济发展。广东省作为国家第一经济大省,在解放生产力方面做得很好,在调整生产关系方面也在全国做了很好的示范。希望广东在科技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也带好头,为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刘光明宝
曲广宁 发自北京
策划:陶然 曲广宁
统筹:曲广宁 刘光明宝 周欢
新媒体统筹:卢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