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院士专家发布十项创新成果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动态 > 科技信息 >

大湾区院士专家发布十项创新成果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9-11-28 查看:

南方网讯 11月27日,作为2019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暨第五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的重磅专项活动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重大创新成果发布会在东莞举行,10个院士专家团队发布了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现场发布的不少成果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有着明确的产业化前景。中国科学院陈星旦院士团队发布的“智能光谱快检+互联网服务云平台”,研发出便携式食品综合分析仪、多功能食品综合分析仪等设备,可快速检测食品的水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多种指标,还可检测药物残留、非法添加物、毒素、重金属指标。

  “网络画板”项目可能改变教学方式。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团队发布的这一技术,是一款专业动态数学教学工具。它可以实现作图、动态测量、逻辑动画、代数分析、自动推理等功能,让学习更加直观生动,可以在电脑、手机等多终端使用。

  中国工程院方滨兴院士团队带来的“天眼情报——隐匿网络空间情报分析”,专注于隐匿网络空间的情报侦测,为金融、能源、游戏、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在线业务安全提供威胁情报信息预警服务。

  在生命科学方面,现场发布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创制的关键氘代技术”“愚公移山:智能外科手术4.0”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中国工程院范滇元院士团队发布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创制的关键氘代技术”,通过对现有药物氘代(化学反应的一种)降低药物毒性和减少给药频率,有助于解决部分抗癌药物毒副作用大的问题,同时也为研发新的高效抗肿瘤药物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记者注意到,成果发布以“路演”方式举行,参加发布会的还有金融和投资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新企业代表。院士专家团队与参会企事业单位建立直接联系,达成初步意向共识,为后续成果对接奠定了基础。

  ■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陈清泉:

  南方网讯 27日,在粤港澳大湾区院士专家重大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陈清泉受邀作专场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院士经济+地方活力”的理论。“所谓院士经济就是知识经济,通过科技驱动拉动经济和投资增长,充分利用地方的活力和积极性,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陈清泉说。

  陈清泉还介绍了“百名院士 百亿基金”项目,该项目与社会资本以及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合作,依托院士群体的科研科创项目,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可持续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二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推动香港青年创新创业,融入内地;三是大力支持核心城市新旧动能转换,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新。

  谈到全球科技的发展,陈清泉认为,目前最有活力的四大产业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和大健康。他提出,要做好科技创新,就要培养“六只眼睛”:第一只眼睛放在前面,有前瞻性;第二只眼睛放在后面,吸取历史经验;第三只眼睛放在上面,要有综合思维;第四只眼睛看向下面,做好成果落地;第五只眼睛看向西边,学习欧美先进经验;第六只眼睛看看身旁,学习日本韩国的成功做法。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湾区青年科技论坛热议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

  年轻人创业要有硬技术支撑

  南方网讯 27日下午,2019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的特色活动之一——湾区青年科技论坛在东莞举办,多位院士、教授和青年学者、创业者围绕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痛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机遇展开对话交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加快建设和发展的时期。“一个融合、联通的大湾区对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遍地都是机会的地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陈新滋说。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认为,相较其他湾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粤港澳大湾区独有的优势。“一个产品从创意到制作样品再到市场测试,最后销往全球,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实现。这样一个集聚物流优势、出口优势、产业集群的地方,对年轻人来说充满机遇。”

  但是,刘科并不建议年轻人盲目创业。“除了软件和游戏等特殊行业外,不建议年轻人在没有准备、没有积累的情况下创业。未来更需要硬技术的创业,这就更要求青年在技术领域有一定的积累,背后有科研团队的支撑。”

  有8项科研转化成果的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填烽谈起创业时也认为,创业成功的关键是有核心竞争力和拳头产品、先进技术。

  南方日报记者 施美 见习记者 张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