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构建“一轴四核多点”科创空间布局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21-06-10 查看:南方日报讯(记者/李鹏程)6月9日,广州市科技局就《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规划》指出,到2025年,广州计划成为世界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先行之地、国际科技赋能老城市新活力的典范之都、全球极具吸引力的高水平开放创新之城。
细化科创发展目标
《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广州力争成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外溢“辐射极”、全球高端人才的“汇聚地”、开放合作的“桥头堡”。锚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创新发展全链条,广州计划实现以下目标。
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提升至15%。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全面提速,省级以上战略创新平台数达320个,在若干重点领域产生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技术攻关水平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迈上新台阶,在呼吸疾病防治、智能网联汽车等若干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推动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超过60家。
科技赋能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焕发新活力。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60%,建设30家以上高水平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
创新人才资源富集涌现。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引进海外人才数达1.8万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从事R&D研究人员数达160人。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机制更加健全。
科技创新生态国际一流。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成势、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率先形成与全球创新资源融通共享的有效示范。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3.4%,新增上市科技型企业数超过60家。
提升重大创新节点能级
《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构建“一轴四核多点”为主的科技创新空间功能布局,促进区域联动、高效协同,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重大创新节点能级,辐射带动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根据《规划》,广州对全市重要创新平台、节点进行了定位。
“一轴”即科技创新轴。广州将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链接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天河智慧城、广州大学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南沙庆盛片区、南沙明珠科学园等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打造科技创新轴。
“四核”即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其中,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将促进“一江两岸三片区”良性互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南沙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广州科学城建设国际一流的中国智造中心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
“多点”即新时代全市科技发展的关键节点。广州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动重要片区、科技园区、创新型商务区组群式发展。中部以荔湾、越秀、天河、海珠、番禺区的重点片区为主体。东部北部以黄埔、增城、白云、花都、从化区的重点片区为主体。南部以南沙区的重点片区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