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16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 数量翻一番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21-09-22 查看:惠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46家企业入选省“高成长”中小企业,2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两者均居全省第3。2020年,133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居全省第2;8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惠州16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推荐204家中小企业申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比2020年增加58家,申报数量创惠州市历史新高。
此前的2017年、2018年,惠州分别只有5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年间“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以10倍、20倍增速增长。截至目前,已有26家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7家获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近年来,惠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工信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推动万亿级产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加以推进,建立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挂牌企业全链条阶梯式创新主体培育体系,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企业集群,有力地推动了惠州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加强惠企服务,“专精特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阵地”。具体措施如下:
培育“种子选手”,打好惠企政策组合拳
建立惠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管理提升、融资服务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整合资源给予重点扶持,目前库内共有培育企业400家。2017年,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并落实“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惠州市财政逐年加大投入,2018-2021年惠州财政分别安排80万元、160万元,1150万元和2660万元专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4年间奖励支出增加33倍。今年,拟出台《惠州市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对获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的企业,在当年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计算,单个项目补贴资金最高不超过150万元”,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
孕育新生力量,建立梯度培育体系
从初创企业到“专精特新”“小升规”企业是中坚力量。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小升规”临界工业企业进行排查,通过对税务、统计系统数据库的分析、比对,从符合条件的小微型企业中筛选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2019年,惠州“新升规”工业企业513家;2020年“新升规”工业企业达601家,创历史新高。
引入“金融活水”,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专项融资服务。2019年,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至今为464家“小升规”“专精特新”等企业提供专项贷款61.59亿元;2020年,联合金融机构设立300亿元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贷款”,累计支持7184家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超102亿元。2021年,联合各金融机构开展“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专属融资服务”,未来五年为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提供5500亿元专项融资支持,截至7月已累计支持1818家企业融资共420.66亿元。同时,发挥政府性融资基金效用,惠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累计支持1585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总额100.28亿元,累计为企业减少贷款成本9704.07万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累计承保项目412笔,总金额9.26亿元,为135家中小微企业减免854万元担保费用。
落实惠企政策,上下联动普惠扶持
2018-2021年,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泛发动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申报国家、省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为2145个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共2.81亿元。县(区)同步设立“小升规”“专精特新”等配套奖励资金和服务举措,国家、省和市县联动,共同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
焕新发展思路,培育高质量人才体系
每年开展民营企业家培训工程,开通“惠州中小企业云大学”线上课堂,支持5000名企业家在线学习。2020年,组织150名“小升规”“专精特新”企业家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学习培训;联合有关协会邀请专家举办了《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等多场专题讲座培训活动,帮助企业解答法律金融、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年完成组织企业家培训约6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