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减负逾80亿 惠州让企业“轻装”创新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7-09-15 查看: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近年来,惠州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南方日报·惠州观察》即日起推出“改革进行时·惠州改革发展亮点巡礼”系列报道,拟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及城市更新等角度梳理盘点和报道推介惠州改革发展所作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
敬请垂注!
取消或停征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近日,惠州市政府出台《惠州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实施细则》,推出“一揽子计划”,从降低税费负担、降融资成本、降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人工成本、降用能用地成本、降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等8个方面为企业送“减负大礼包”,系列“实招”“大招”受到企业欢迎。
“以前要交名目繁多的费用,这些年涉企收费少了很多。”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致远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祖向感慨地说。
这是近年来惠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缩影。9月14日,惠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合计约81.8亿元,去年为企业减负约103.7亿元。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改善的是营商环境,释放的是发展新动能,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集聚,市场更加活跃。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7月,惠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地税收入增幅居珠三角第1位。上半年,惠州工业用电量增幅居珠三角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连续3个月居全省第1位;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1.8%和39.2%;新登记市场主体4.2万户,增长49.6%。
今年将为企业减负超百亿元
惠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合计约81.8亿元,全年目标为约116.2亿元。而去年,惠州为企业减负约103.7亿元,超额完成减负89.4亿元的目标。
按照计划,惠州将通过1—2年的努力,使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企业负担得到减轻,用3年左右时间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
企业综合成本的减法,换来的是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加法。数据显示,惠州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同时,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较快,1—5月实现利润额153.3亿元,增长26%,高出全省11.4个百分点。
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介绍,去年减税降费政策为TCL增加收益6000多万元。此外,对出口退税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出口退税周期整体显著缩短,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资金成本。“减税降费政策为大部分企业带来了实惠,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更大活力。”他说。
走进位于惠州仲恺高新区的TCL集团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只见多个建筑已经拔地而起,现场施工如火如荼。
这个总投资129亿元、建成后预计年总产值近900亿元的“巨无霸”项目,明年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的模组工厂,也是全球最具现代化、智能化的模组工厂,还将促进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向上游高端领域延伸,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增加高端产品供给。
这是惠州以创新驱动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真实映照。
惠州市发改局局长徐毅介绍,上半年惠州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1.8%和39.2%,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1和11.1个百分点。
上半年投入近70亿元补短板
如果说持续深入减负让本地企业减少了“成长的烦恼”,那么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的优化提升,则将吸引海内外越来越多高端优质项目落户成长。
近日,广东省住建厅、省发改委联合出台《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惠州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粤东及闽赣的门户城市、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胜地。
建设“门户城市”,首先要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现代化陆海空大交通便是关键一环。随着赣深高铁、广汕高铁两条高铁“大动脉”去年以来相继动工,以及惠州机场入列全省重点建设的五大干线机场,惠州补基础设施短板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惠州着力补齐农村电网、通信、交通、新能源等现代基础设施短板。惠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18项总投资817亿元的补短板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50亿元;今年1—6月,补短板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9.77亿元。
其中,4G及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94亿元,城市光纤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9.7亿元,水资源保障体系工程累计完成7.87亿元,惠州市稔平半岛供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
补基础设施短板带来的红利,在惠州临深片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特别是随着厦深高铁开通捷运化城际列车以及深圳地铁14号线规划延伸至惠阳,惠州临深片区创新发展提速。
10年前,比亚迪进驻惠州大亚湾,当时年产值不到5亿元,而去年惠州比亚迪实现工业产值245.6亿元,约占整个比亚迪集团的1/4。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向荣感慨地说,在良好营商环境下,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将是一块非常抢手的兴业沃土。南方日报记者 周欢
■数读
惠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卷”
去产能
截至6月底,234家国有关停企业已全部出清,95户特困企业,脱困7户,占比7.3%,制定出清方案34户,占比36%。全市非国有规模以上“僵尸企业”4家,均已完成出清;非国有规模以上困难企业20家,生产经营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开展淘汰钢铁落后产能专项督查和检查验收,完成50万吨过剩和28万吨落后钢铁产能的处置。
去库存
截至6月底,全市房地产库存面积819.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总体控制在1602万平方米内,符合省下达任务要求。其中,住宅库存面积4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去库存周期约为4个月。
去杠杆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202.80亿元,同比增长20.4%,居全省第1位;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835.97亿元,同比增长30%,居全省第1位;金融存贷比73.7%,比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维持在较高水平。
降成本
去年全市为企业减负合计约103.7亿元,超额完成全年减负89.4亿元的目标任务。今年上半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合计约81.8亿元。其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约64.5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约0.81亿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约510.33万元,降低企业人工成本约8.6亿元,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约2.8亿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约0.9亿元,因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约4.3亿元。
补短板
去年18项总投资817亿元的补短板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50亿元。今年上半年,补短板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9.77亿元。其中,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93元;新建4G基站6028座、站址1685座(含存量改造);新投放约155辆纯电动公交车运营,建设完成充电站6座,充电桩162个;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9.7亿元,省道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16亿元。
■声音
“对企业来说
减负等于增效”
近年来,惠州陆续出台税费减免措施,减负降成本让很多企业直接受益,走上“轻装”创新之路。
“通过‘营改增’增加了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企业带来实际性减负。”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致远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祖向给予点赞。“这一政策的调整将催生一批新的行业,加快行业细分,进一步连通企业间供应链条,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惠州市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继军此前表示,这几年惠州出台越来越多利好政策,比如减免堤围费、社保基金费率等,一年为该公司减负约1500万元,节省下来的钱都投入到了研发上。
在为企业减负过程中,惠州还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制管理,并“晒”在网上,对没有依据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而清单以外的收费项目也可以拒缴。市民和企业人员只要点点鼠标就一清二楚,不再“蒙查查”。
惠州市政协委员、市律师协会会长杨择郡认为,收费项目通过清单化管理,列明收费依据、标准等事项,主动为政府设定行政边界,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预期。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多推出类似创新举措,将有利于惠州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对于企业来说,减负等于增效。”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龚平告诉记者,对各种收费进行减免和减半,降低了企业成本,也体现了政府在减负政策指引下,令行禁止的决心。